2018年10月23日 星期二

比較法家思想與儒家思想的不同

法家、儒家思想的不同,首先表現在法家強調法治,儒家強調禮治(或德治)。
儒家並非不要法律、政令,但認為法令治世,不能徹底。「道之以政,齊之以刑,民免而無恥。道之以德,齊之以禮,有恥且格。」(《論語.為政》)用政令引導,用刑罰治理,民眾會求免於犯罪,但不知羞恥。用德去引導,用禮來治理,民眾知道羞恥,而歸於正道。所以德治、禮治方能真正治好國家。
其次,目的不同。法家治國,是要滿足君主「及其身顯名天下」(《史記.商君列傳》載秦孝公語)。要「及其身」,即以有生之命達到其欲望,便必須急功近利。「顯名天下」就要富國強兵,侵伐諸侯。要求民眾拼命生產,以必死之念去打仗。儒家治世的目的是「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懷之。」(《論語.公冶長》)「博施於民而能濟眾。」(《論語.雍也》)
第三,對待百姓態度不同。儒家主張是「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孟子.盡心下》)法家則主張「能制天下者,必先制其民者也;能勝強敵者,必先勝其民者也。故勝民之本在制民,……本不堅,則民如飛鳥禽獸,其孰能制之?民本,法也。故善治者,塞民以法。」(《商君書.畫策》)把民作為戰勝、制裁的對象,要以法去堵塞民眾,這不但不重視民,而且是以民為工具,為控制的對象。

2018年10月19日 星期五

莊子的「自化」觀點,與他的「道通為一」、「齊物」(包括齊貴賤、齊大小、齊死生)、「齊論」的理論,有什麼關係?

既然事物的變化、發展,是由於事物的自然本性所形成,那麼就不能加以人的造作,成見去理解它,去歪曲「自化」。
從生到死,方死又方生,聖人「照於天」,不拘執於其暫時的生和死,能看破,便知實際上是無死無生,生死一也。知道這個道理,便明白「道通為一」。
萬物自化,本身並無誰貴誰賤的問題,這便是「齊貴賤」,萬物的貴賤都是相同的,貴賤不過是人為地附加上去的。萬物本身並無大或小的問題,說大誰都大,說小誰都小,滄海比之於「至大」,不過「稊米」般大小;毫末比之於「至小」,則如山丘般大。這是「齊大小」。生與死是萬物「自化」過程中的不同環節,生死是一體的,這便是「齊死生」。
萬物自化的過程,也不存在誰是誰非的問題。狼把人的孩子吃了,不存在誰對誰不對的問題;人把豬娃吃了,豬與人辯論,不存在真理,假理的問題。狼吃孩子,人吃豬娃,都是萬物「自化」。但當有了立場,有了固定的標準,便產生是非真假,於是站在人道立場,說狼吃了我孩子不對,壞極了;站在豬道立場,豬又控訴人太殘酷了。即使同時從人道出發,都有不同的看法,比如儒家說墨家兼愛不對,墨家也說儒家愛有等差不對。由於標準不同,辯論勝了(是)或輸了(非),都不能確定誰對誰錯,所以是與非都一樣,這便是「齊是非」,亦即「齊論」。莊子認為只有拋棄成見,「莫若以明」;以萬物「自化」的 客觀真實來裁決,才能解決。
這樣看,「自化」的觀點是貫串於莊子學說的各個部分之中的。

2018年10月15日 星期一

宋朝周敦頤有一篇《太極圖說》,試與老子的宇宙生成論作比較。(附《太極圖說》摘錄:「無極而太極。太極動而生陽,動極而靜,靜而生陰。靜極復動。一動一靜,互為其根;分陰分陽,兩儀立焉。陽變陰合,而生水火木金土,五氣順布,四時行焉……二五之精,妙合而凝,……二氣交感,化生萬物,萬物生生而變化無窮焉。」)

我們可以這樣理解《太極圖說》:「極」是窮盡終極處之意,類似黑格爾講的「規定性」。無規定性,即是「無」。
「太極」是有個終極、窮盡處,即是有規定性。有規定性便是「有」。「無極而太極」即從無而有,正是老子「有生於無」或「道生一」之意。這個太極本身便是能動的,動便生出陽剛;動極而靜,靜而生出陰;靜極又復動。這幾句說明了:
  • 太極本身是能動的,不需要靠上帝的第一擊來推動。
  • 這個動,與其對立面「靜」,是互為其根,沒有對方,便沒有自己;對方是自己的根源,自己又是對方的根源。到了極盡,就向其對立面轉化,「動極而靜」;向對立面轉化後,又再向對立面轉化,便回到自己,「靜極復動」。這種過渡、轉化,是發展式的,而非圓圈循環式的,它會「化生萬物」。從這幾個特點看,它與老子的「反」的規律是相同的。這就是「反者道之動」 的意思。
  • 「無極」生出「太極」,即無生出有。這個有就是「一」。然後太極動,動而生出陽,動極而靜,靜生出陰。於是陰陽兩儀立焉,這便是「二」。陰陽二氣,又生出水、火、木、金、土五氣,這便是「五」。於是陰陽,五氣妙合而凝,這便是「七」,化生萬物。
如果套用老子的話,就是:「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五,七 生萬物」。總的意思是說,「無」創生宇宙的「有」以後, 便由這個「有」逐步而生出萬物。
從這些比較可以看出,一從道家的「道」出發,一從儒家的《易經》思想出發,都得到差不多的結論。

2018年10月13日 星期六

牟宗三怎樣解釋「有」和「無」的關係?

老子講無為,避免世俗的競逐,讓自己自由自在,那麼,連意念的造作也豁免了。牟宗三認為這就體現了「無」的智慧。不過,他又說:「光無也不行,無中又有『有』」(《十九講.94頁》),他從主客兩個方面談論兩者的關係。
先從主觀方面談起。牟宗三認為道家所講的「無」就是「虛」,「致虛靜」,心就有無限妙用。於未應物時則能隨時應物,於應物時不為物所限;前者的狀態是「常無欲以觀其妙」《老子.首章》,而後者的狀態則是「常有欲以觀其徼(方向性)」-(《老子.首章》)。「心境不單單處於無的狀態中以觀道妙,也要常常處在有的狀態中,以觀道的徼向性」(《十九講.98頁》)。只處於無的狀態,則不能應物(不靈)。只處在有的狀態中,則為物所限(不通),「無」「有」不離,心才靈通。
現在談客觀方面的情況。牟宗三指老子以「天地」為萬物的總名,用來表示萬物一體,即萬物的一元性;要表示萬物的多元性時則用「萬物」一詞。「無」是萬物的根據,從「無」發「有」,讓萬事萬物自生自長;無「無」, 萬物沒有自生自長的根據,無「有」,萬物就不自生自長。總之,「有」「無」相依,否則創生天地的作用就不能發生。這個結論印證了老子的講法,他認為「有」與「無」,「兩者同出而異名」《老子.首章》,他所說的出處就是「道」,認識「有」「無」相依,才認識「道」是一個怎麼樣的創生原則。

2018年10月5日 星期五

為什麼說墨子的理想國,是一個等級分明的,獨斷專制的,組織縝密的、紀律森嚴的宗教大王國?

墨子的理想國, 等級是很分明的,除了國家原有的等級外,還要增加天上的兩個最高等級, 即是:天鬼神天子三公諸侯將軍大夫庶人。這個王國的一切意向,都是由「天」所獨斷決定的,而從庶人直到天子、鬼神,都要同於「天」的意見,不能違反。得罪家長、國君,還有鄰家、鄰國可以逃避,但得罪於天,是沒有地方可以逃避的,所以是專制的。
庶人辦事,有士來監正他;士辦事,有將軍大夫來監正他…… 天子辦事,有「天」來監正他。除了這些明顯可見的,有上級來管治外,那些不明顯、不可見的事,還有鬼神來管治他。可見其組織縝密,紀律森嚴。
這個王國,最高管治者是「天」、鬼神、所以是個宗教大王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