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從主觀方面談起。牟宗三認為道家所講的「無」就是「虛」,「致虛靜」,心就有無限妙用。於未應物時則能隨時應物,於應物時不為物所限;前者的狀態是「常無欲以觀其妙」《老子.首章》,而後者的狀態則是「常有欲以觀其徼(方向性)」-(《老子.首章》)。「心境不單單處於無的狀態中以觀道妙,也要常常處在有的狀態中,以觀道的徼向性」(《十九講.98頁》)。只處於無的狀態,則不能應物(不靈)。只處在有的狀態中,則為物所限(不通),「無」「有」不離,心才靈通。
現在談客觀方面的情況。牟宗三指老子以「天地」為萬物的總名,用來表示萬物一體,即萬物的一元性;要表示萬物的多元性時則用「萬物」一詞。「無」是萬物的根據,從「無」發「有」,讓萬事萬物自生自長;無「無」, 萬物沒有自生自長的根據,無「有」,萬物就不自生自長。總之,「有」「無」相依,否則創生天地的作用就不能發生。這個結論印證了老子的講法,他認為「有」與「無」,「兩者同出而異名」《老子.首章》,他所說的出處就是「道」,認識「有」「無」相依,才認識「道」是一個怎麼樣的創生原則。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