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4月23日 星期一

道教的宗派

在道教史上,曾出現過各式各樣的宗派,正是這些宗派,共同創造出道教的信仰和教義、歷史和文化。由於道教的宗派姿態各異,有些追求神仙家遺世而獨立的高情遠致,也有些以符咒法術混迹民間;有些致思於宇宙萬物的玄微妙理,也有些銳意搜羅各種方術並且投身於實驗或實踐;有些堅信我命在我不在天,也有些將齋醮科儀作為精誠感天、溝通人神的玄通秘術,所以由這些宗派共同構築的道教,整體上表現出千姿百態的風貌。其中一些宗派綿延傳授到今天,也有些宗派已經不得其傳了。但對於道教整體來說,宗派只代表一種求道、學道 風氣,一種求道、學道的旨趣,總起來說都是反映道教立教 宗旨的一種文化載體,所以某些宗派雖然不再傳播了,但其求道、學道的風氣和旨趣,卻可能被其他宗派繼承下來,與其他宗派結合成一種新的旨趣,遞相傳授。
《道德經》中有這樣一段話,用來表述道教宗派的興起與衰落、斷傳與重生,頗有趣味。《道德經》第十五章:孰能濁以靜之徐清,孰能安以動之徐生?保此道者不欲盈。唯不盈,故能蔽而新成。在歷史上,有些道派曾一時甚囂塵上,聲勢隆盛,如北宋末期的神霄派,不僅化個大緣,讓宋徽宗做了教主道君皇帝,而且在宋徽宗的奉持下,和尚被改稱為德士,位列道士之後,宣講神霄派神學的道士林靈素,一時貴盛,令將相側目,但由於內在的宗教精神不足,世俗的尊寵對於陪護宗教精神又非唯無益,而且有害,所以不久便歸於歇絕。這就是 濁以靜之徐清,讓渾濁的塵埃落定,使的世俗聲勢不至於成為的蔽障。另外也有些道派,傳教的聲勢雖未大盛,但其宗派旨趣絕而復續,如提倡忠孝神仙的淨明道,唐初興起過,後來不知其傳承,南宋和元代又兩次興起過,後來又不知其傳承,近年其發祥地江西西山萬壽宮恢復道教活動,並於2003年舉辦大型學術研討會,淨明道的立教宗旨又成為教內外關注的焦點之一。這就是安以動之徐生,傳教的聲勢影響雖有時歸於平靜,但其立教宗旨的傳承卻不絕如縷。從歷史看道教宗派的興衰、斷傳與再生,總是處於蔽而新成的動態中。蔽而新成的內在樞軸,則是整體道教的根本宗旨常道。這層意思,援用道教過往的話語道無始終,教有先後,作為立教宗旨的道總還是那樣一個道,但具體的宗派表現形式卻各有不同,而且前後相繼,反映出時代特色。從這個角度來理解道教的宗派,我們對其儀態萬千的個性、錯綜複雜的歷史衍變,大抵就能够有一個總體上的把握。
天師道與太平道
具體討論道教宗派,就不能不從漢末天師道和太平道說起。關於這兩派的組織情况,前面已粗略談到,不再重複,現在再談一下這兩派的立教宗旨。其實,這兩派的創始人,可能曾擁有相同的經書,只是名稱不相同,卷數也不相同。
張陵所得到的,名為《太平洞極經》,共一百四十四卷;張角所得到的,名為《太平清領書》,多達一百七十卷。這部經書,就是流傳到現在的《太平經》。《太平經》不是一人一時的作品, 創作的時間可能很長,創作者也可能很多,所以思想內容極為龐雜。但基本宗旨還是有的,這就是致世太平。為了實現致世太平的理想,作者們想出許多辦法,提出許多建議,其中一些想法,看來很能切中時弊,因此對於要求變革、追求公正的民衆,具有號召力。例如經書中設想,與其聽信經學博士們坐在書齋裏研究政治方案,依據《六經》的注疏來安排社會秩序,倒不如在鄉鎮驛站設置意見箱,讓民衆投書來表達自己的願望和要求、問題和主意,然後將這些意見集中及整理,並以天下人的思索解除天下人的疑惑,就不僅能够化解民怨,而且能够及時發現並解决各種社會問題。這樣的提議應該說是切中時弊。因為自漢武帝立五經博士,儒家的《春秋》等五經就不 僅成為政治决策的基本依據,而且逐漸形成經學文化壟斷的局面,甚至連很平常的刑事案件,也要援引《春秋》中的案例或根據《春秋》的道理進行推斷,即所謂《春秋》斷獄,而經學又壟斷着各家各派的學術,所以政治生活的最大問題,就是社會的上層與下層互不通氣,下情不能上達,下層對於上層的决策也無從了解,社會矛盾層出不窮。《太平經》中帶有民主意味的設想,不僅抓住了這個根本問題,而且有解决這個問題的方案。這一套設想在太平道中可有推行,現在已不得而知,因為太平道從見於史書記載時起,就處於反抗政府的鬥爭 狀態,這一派的致世太平願望,是通過揭竿起義的軍事行動表 現出來。
至於天師道在巴蜀、漢中地區所推行的政教合一,則顯然帶有《太平經》設想的印記,如天師道在其教區內不設長吏,由祭酒等道教協調事務、解决糾紛,這就將秦朝李斯開始推行的以吏為師反過來了,實行的是以師為吏;天師道還實行每年三會的制度,即信教民衆每年到各治中心參加三次大集會,主要內容有兩項,一是對校簿籙,包括對個人教階的法籙和反映人口情况的戶口簿作調整,二是宣講教法,教導民衆回家後向一家老小轉達,這裏面大概有個宣教布教,以及宣政布政的意思,而社會的不同階層在此也可以交流和溝通,不致形成矛盾。由此看來,漢末道教的兩大派,不僅接受了《太平經》致世太平的信念,而且試圖通過宗教的方式、社會的行動來實現這一信念。
魏晉南北朝時,天師道和太平道的組織系統都被瓦解,道教的傳播因此散落在民間,各種小道派隨機興起,道教進入轉型期。轉型的意思主要有兩點,一是教團組織融入社會從而獲得調整,二是因士族介入,道教的文化形態也有所改變。轉型的重要結果,不是滋生出許多小道派,而是形成了幾個對後世影響深遠的大道派,如上清派、靈寶派、寇謙之新天師道等。
上清派
上清派的創派祖師,按照道教的傳統稱為魏夫人。她本是山東任城人,名華存,西晉司徒魏舒之女,嫁南陽劉幼彥為妻,生育二子。由於信仰的原因,魏夫人待二子稍長後,即別館齋居,潛心修道,並當過天師道祭酒。最後以其潛修之精誠,感動神仙王褒等降臨,傳授上清經法。這一套經法,既講密感神通,以獨特的宗教體驗來感悟神靈存在,確立信仰,也講存神內修,包括存精以養身和守虛以養神兩個方面。這樣將神仙信仰落實於個體化的修持實踐,很適合士族的信仰需要,可以作為士族的安身立命之道,所以在江南士族中廣泛流傳。魏夫人以其經法傳授吳郡人楊羲,楊羲傳句容人許謐、許翽父子,在茅山許氏別墅裏抄寫謄錄,並通過降臨扶乩的形式造作新經書。而真正讓這一套經法在士族社會弘傳開來的人,是南梁時的著名道士陶宏景。陶宏景人物俊朗,才藝富贍,本身就是士族社會的名流佳公子,當他脫下代表士族身份的冠服,宣布去茅山學習上清經法時,上清經法在士族社會中的文化品格就提高了。陶宏景又深受梁武帝尊敬,朝政事務,多派使者到茅山諮詢,陶宏景因此被當時人稱為山中宰相,更進一步提高了上清經法的聲譽。陶宏景在茅山開館授徒,上清經法因此從秘傳私授的狀態轉向公開傳播。從南北朝後期到唐初,許多有聲望影響、有學問的道士,都受茅山上清經法熏陶,其中如王遠知,既接受過隋煬帝的諮詢,也接受過唐太宗的諮詢。唐太宗為王遠知在茅山興建太平觀,茅山道教在大唐盛世裏就不僅備受皇室尊崇,而且人才輩出,其上清經法也為士林所傾慕。載述上清經法的,主要有《大洞真經》、《黃庭經》等。
靈寶派
靈寶派與上清派,幾乎是在同一個地點同時興起的。靈寶派的淵源雖然可以追溯古遠,但真正成為一個道教法派,卻是從東晉末年句容人葛巢甫造構《靈寶經》開始的,至陸修靜整理其經法科教,即成為道教的一大法派。在道教史上,靈寶派更像一個傳播文化、 整合信仰和教義的遊魂。《周易繫辭》說,精氣為物,遊魂為變 ,遊魂代表事物變化的內在規律,也决定了事物變化的外在模式。靈寶派在道教史上,就發揮着這樣的作用。它本身並沒有一個固定的名山宮觀,作為宗派的發祥地,或以宗壇或祖庭的名義,作為傳播的中心。南宋時,江西清江縣合皂山號稱靈寶宗壇,與茅山、龍虎山合稱三山符籙,但相對於靈寶派悠久的歷史來說,那已經是後話,是輝煌的前代的餘緒。
靈寶派在道教史上之所以能够發揮文化遊魂的作用,與其宗旨和科儀模式是分不開的。靈寶派的宗旨,大概就是模仿佛經的語言,來演衍黃老道家的思想觀念。許多《靈寶經》,形式上都像是佛經的翻版,這一點中外學者多有闡述。為什麽要模仿佛經?推想起來,原因大抵有二。其一是佛教在東晉南北朝時影響漸著,很多知識精英都接受了漢譯佛教經論的表述形式,模仿佛經能够迎合這些知識精英的讀書取向,其二是佛經在造神方面確實很見功夫,天馬行空式的神話架構和想像,與教理議論天衣無縫地結合在一起,營造出活生生的西方極樂世界,經書也弄得篇幅很大,很見規模,不像追求典雅的漢文文言,在表述上極講究節約。雖然與佛經表面相似,但《靈寶經》所演衍的卻是黃老道家的思想觀念,其要義,也大致有兩點。第一是堅信天地萬物是一個共同的整體,雖然有天堂,有人間,但天堂與人間只是上下之別,不是被隔離開來的兩個世界,而且天地萬物都有一個共同的生成本元,或謂之,或謂之三清,或謂之元氣,總之是萬物發生的根本,也是萬物生生不息的原因;第二是堅信天地萬物的生育成長有其自然秩序,就宇宙發生而言是一氣化三清,就具象之物而言是生死和循環。這兩點來源於黃老道家的思想觀念,蘊積在神學形式之內,並且貫穿後世道教教義的發展之始終。此外,靈寶派還在天師道宗教儀式的基礎上,結合中國傳統的祭祀儀式、朝野禮儀,建構成系統的靈寶齋法,成為後世道教科儀的主體。
新天師道
寇謙之改革天師道,態度上是否定張陵、張魯一系天師道,稱之為三張僞法,但實際予以革除的,只有租米錢稅、男女合氣之術等。這些內容大概適用於漢末動亂,但不適用於北魏時代,加上北魏時天師道在北方散漫無統,科律廢馳,所以寇謙之的改革,放在道教史上來看,是對天師道的匡救。匡救的意義有二,一是對道教的信仰和教義、組織和制度等,重新調整,二是在異族入主中原的時代裏,讓道教作為一種文化規則參與社會秩序的建設。就前一點而言,寇謙之宣稱得太上老君授以天師之位,並傳授《雲中音誦新科之誡》等經書,既繼承了天師道的固有信仰,又從文化上對天師道進行了改革。就後一點而言,寇謙之與出身儒學的司徒崔浩相互呼應,使其專以禮度為首的新教義被北魏太武帝接受,北魏太武帝不僅在帝都平城(今山西大同)建道壇,供養道士百二十人,每月做大法會,參加者多達幾千人,而且還親自到道壇受符籙。這件事,就北魏太武帝本人來說是開了個先例,而對於此後的北魏歷代繼位君主來說,都是要遵循的慣例。天師道因此在中國北部得以合法地傳播,並且成為中國北部民族融合的一種文化規則,內容包括信仰太上老君、敬仰神靈、以禮度自持等等。
全真道與淨明道
唐代道士隸籍宗正寺,理由是道士信奉太上老君之教,而太上老君即老子, 姓李名聃, 被認為是李唐皇室的遠祖,所以道士與李唐皇室算是宗親。這樣一來,道士們既被賦予了特殊的榮譽,也無形中受到某種約束,所以終唐一代,道教的主流是不分宗立派的儘管道教徒對於老子之道的理解並不一致, 但宗奉老子為教主的宗派意識卻是一致的。因此詮釋老子思想理論的重玄學,在唐代特別發達,實際上是唐代道教發展的主流。重玄學所關注的問題,主要有兩個,即道體體道道體討論天地萬物最普遍的真理、真相,亦即常道的究竟,體道則討論個人和社會的物質生活以及精神生活,如何符合常道。圍繞這兩個問題所展開的探討,使唐代道教在思想文化上取得豐碩成果,道教的文化形態因此更加成熟,從信仰、教義到教團組織,都更加體系化。
如果說唐代道教宗奉老子的教派認同,表現出道教文化的合力,那麽,宋以後道教宗派滋生,則表現出道教文化的張力。張力的含義主要有二,一是道教自身的宗教形式積久而弊生,有些甚至流於荒誕,對於這些積弊,新生道派是有能力清除的;二是對於不同社會階層、不同地域的信仰需求,道教有自我調整及適應的能力。
歷史上,全真道是陝西人王重陽創建的一個教派。金大定七年(公元1167年),王重陽到山東半島傳教,先後收馬丹陽、丘處機等七人為徒,形成全真道的核心教團,後世稱為全真七子。在一些地方鄉紳的支持下,王重陽及全真七子在山東半島創建三教七寶會三教平等會等組織,開始在民間傳教。這樣,全真道不僅確立了自己的立教宗旨,而且以陝西、山東兩地為中心,形成了自己的修道和傳教模式。公元1222年,丘處機應成吉思汗邀請,從山東遠赴西域大雪山見成吉思汗,以敬天愛民的全真教義相勸諫,深受成吉思汗敬重,使全真道在經歷過長期戰亂磨難的中國北部,能够發揮誘導人心、重建社會秩序的作用,全真道的傳播,也因此進入大盛時期。
從信仰、修持方法等宗教文化的層面來看,全真道主要淵源於唐宋以來的內丹道。內丹道講性命雙修,是一種道德性命之學,其傳承,在道教內部通常追溯到鍾離權、呂洞賓,即所謂鍾呂金丹道。就其作為一個宗派而言,全真道最顯著的特點,是具有强烈而且鮮明的求道意識,這也就是全真道內部經常說的了生死大事,做全真丈夫。正是這樣的求道意識,全真道對道教的進一步發展起了正面作用,因為它主張清除淵源古遠,以至北宋末年一時大盛的畫符念咒等巫覡雜術,從而凸現出道教追求常道的本來面目、全體大用的宗教精神。
淨明道是以江西省新建縣西山萬壽宮為中心,主要在長江中下游地區傳播的一個道教宗派。這一派尊奉東晉人許遜為祖師,提倡淨明忠孝之道,唐宋元時三次興起,留下多種闡述淨明忠孝之道的著作。唐初有張蘊、胡慧超等道士在西山傳靈寶淨明之法,使許遜的信仰漸漸興起,至北宋徽宗時敕封為神功妙濟真君,並且仿照洛陽崇福宮式樣擴建玉隆萬壽宮,以許遜為信仰對象的淨明道,就不僅獲得正統地位,而且具有其物 化的基礎。南宋初,周真公等人在萬壽宮建翼真壇,宣講淨明忠孝大法,以內心淨明無染為施用法術、忠孝廉慎的根本,並傳度弟子500餘人。元代道士劉玉,再次在萬壽宮弘傳淨明忠孝之道,以垂世八寶為立教傳教的基本宗旨。垂世八寶忠孝廉慎寬裕容忍,被認為是修道成仙、安身立命的準則。在傳承上,淨明道似乎斷斷續續,但强調忠孝神仙,也就是將道教的神仙信仰與儒家倫理結合起來的主張。這樣的結合,是道教適應中國社會的範例。
元明以後,道教的宗派逐漸匯流為全真和正一兩大派,相延至今。兩大派內,各有不同的,全真派的主要是按照全真七子的嗣法傳衍來分的,正一派的則淵源於各自的歷史傳統,如上清茅山宗、嗣漢天師府等。
小結
太平道始創人張角所擁經書名為《太平清領書》,天師道之張陵所擁經書則名為《太平洞極經》,兩者或為相同的經書,同以致世太平為基本宗旨,卻有揭竿起義以遂其願的歷史。太平道和天師道瓦解之後,教團融入社會,再加上士族介入,造成道教文化形態的改變,結果滋生了上清派、靈寶派和寇謙之的新天師道。
上清派形成於東晉,道士魏(存華)夫人為第一代宗師,傳授上清經法,此法既講密感神通,也講存精以養身和守虛以養神,很適合士大夫的需要。許謐和許翽兩父子為第三代,在(江蘇句容市境內之)茅山謄錄經書,並通過降臨扶乩造作新經書;至第九代宗師陶弘景,於茅山開館授徒。從此,上清經法在士族社會裏得以弘傳,不再秘傳私授。
靈寶派也是在東晉時形成,由葛洪之曾孫葛巢甫構造《靈寶經》開始,至陸修靜整理經法科教,即成一大法派。其特點在於模仿佛經的語言,演衍黃老道家的思想,講一氣化三清,後世道教從不偏離。此外,靈寶派還在天師道宗教儀式的基礎上,結合中國傳統的祭祀儀式、朝野禮儀,建構靈寶齋法,成為後世道教科儀的主體。整理經法科教和建構靈寶齋法兩項功德整合了道教的信仰和教義。
寇謙之自稱得太上老君授以天師之地位,繼承並改革了天師道,標榜專以禮度為首的新教義,為北魏太武帝所接受,天師道取得合法地位,在北方傳播。
唐代道士宗奉老子,玄學中的道體體道兩個課題受到重視,前者論常道為何,後者則論個人和社會如何符合常道,兩個討論促進了道教文化的傳播。宋以後,新生道派冒起,這是道教調整自身形態,以適應地域和階級差異的結果。
全真道為陝西人王重陽所創,金大定七年,他到山東傳教,得丘處機等七人為徒,是為全真七子。丘向成吉思汗講敬天愛民,此時之全真道進入大盛期,有鮮明的求道意識,為的是要了生死大事,做全真丈夫,在派內清除畫符念咒等巫覡雜術,大講性命雙修
淨明道以江西新建縣萬壽宮為中心,唐、宋、元時有三次興起,唐初有張蘊等傳靈寶凈明法 ,許遜的信仰隨後漸漸興起;南宋初,周真公等宣講 淨明忠孝大法,元代劉玉再講淨 明忠孝,以忠孝廉慎寬裕容忍為修道成仙、安身立命的準則,是為垂世八寶,與儒學相近,說明道教適應了社會之需要。
元、明以後道教宗派匯流為全真和正一兩大派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