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9月18日 星期一

有關政教合一與城隍

明代崇拜城隍達到極盛,明太祖朱元璋年少遇上大瘟疫,父母雙亡,孤苦無依下只好入寺為僧,後寺中缺食,才在遊方乞食中投入軍隊,他經歷過顛沛流離的艱苦生活,所以即位後對百姓比較厚寬,由於他當過和尚,懂得「輪迴思想」及「神鬼之說」,為了統治這麼大的國家,他大幅改變了城隍廟的功能,藉著「輪迴思想」及「神鬼之說」,教化先民,以安定社會。

明太祖曾親詔劉三吾:「朕設京師城隍,俾統各府州縣之神,以鑒察民之善惡而福禍之,俾幽明舉,不能倖免。」更冊封京都、府、州、縣四級城隍,縣以下不設城隍,由土地公來管理。各級城隍神都有不同爵位和服飾,各地最高官員需定期主祭。

明太祖曾就「治國之道」對大學士宋濂說:「朕立城隍神,使人知畏,人有所畏,則不敢妄為!」,從此城隍爺從城池守護之神,變成掌管凡人一生善惡記錄,並做審判及懲處之神,於是所有的城隍廟都變成陰森肅穆,除了判官巡撫,還有牛頭馬面等勾魂拘魄等鬼神,一如陰間公堂,堂上高懸著爾來了匾額,使先民心中生畏,不敢造次。清朝時代,對城隍的崇信更是有增無減,清初,通令各省、府、廳、縣建造城隍廟,並列入國家祀典。

若說古代縣太爺是陽官,管理人間政務,那城隍爺就是陰官,管理陰間政務,為了達到明太祖所言:「朕立城隍神,使人知畏,人有所畏,則不敢妄為!」,所以城隍爺每年都要出巡轄區,美其名是替地方驅除兇神惡煞,其實是帶著一高一矮、一白一黑的七爺八爺,以及手持手銬腳鐐的牛頭馬面,「使人知畏,人有所畏,則不敢妄為!」,輔助縣太爺(陽官)轄區平安。

丁紹傑先生 投稿

2017-9-19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