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9月20日 星期三

荀子的天論觀

荀子所講的天,是個自然的天。他所理解的宇宙就是:群星相隨地旋轉,日月替代著照耀,春夏秋冬四時運行,陰陽化生萬物,風雨廣博布施,萬物各得其中和以生出,各得其滋養而成長。人們看不見它怎樣進行工作,卻見到其運行、化生的功績,這叫做「神」;雖看到了它在形成這些運行、化生,但那些卻是無形地進行的,這叫做「天」(《荀子.天論》)。如是,這個「天」便很類似我們今天所講的自然或自然界。這種自然運行、無形地化生之妙,就叫「神」或「天」。
他認為人便是從這個自然界中產生的,「天職既立,天功既成,形具而神生,好惡喜怒哀樂臧(藏)焉……」(《荀子.天論》),於是人便有了形體、精神,又有各種感情……而出現人類。但是自然界如常地運行,和人類社會無關,「天行有常,不為堯存,不為桀亡」(《荀子.天論》),人間的治亂,不能影響天,天也不主宰人間治亂;並不因為有個聖人堯,於是天就好些,有個暴君桀,天就差些。不過治亂本身是有規律的,按照治的規律去做,便會吉;按照致亂的辦法去做,便會凶,「應之以治則吉,應之以亂則凶。」(《荀子.天論》)
這樣,天與人的關係是互相配合的,而不是孔孟所講的天人合一。「天有其時,地有其財,人有其治,夫是之謂能參。」(《荀子.天論 》) 參就是三,指人、天和地配合而成為「三 」。 荀子認為,這就是天、地和人各有其本分的道理,叫做「天人之分」。(《荀子.天論》)
荀子更進一步提出「制天命而用之」的思想。他說,把天看得很偉大而思慕它,不如把天當作一種物來畜養它、控制它;順從天而頌揚它,不如控制它的規律而運用它。「大天而思之,孰與物畜而制之。從天而頌之,孰與制天命而用之。」(《荀子.天論》)這種利用自然規律,使天時為生產服務,運用物類的繁殖增加財富,調理物類作用使之為人造福……的觀點,是可貴 的。但這種觀點割裂了天與人的關係,而兩者甚至是互相對立。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