莊子認為「是非」是產生於人的成見(小成),擴而充之,便形成學派的論爭,「故有儒墨之是非」。但是只靠辯論,甚至第三者的贊同與否,也不能判別是非,那麼,應該怎樣辦才對?
莊子認為,首先要「莫若以明」,即擺脫成見,以便用本然之明去觀照之。用什麼去觀照呢?就是「照之於天」,以天道之本然,或者客觀的實際情況作對照。最後是「寓諸庸」(庸者,用也)。寄寓於爭辯以外的「用」上,例如寄寓於事物之本然或作用上,以作判斷。
比如儒墨之爭,從孔子與墨子成為「顯學」時開始,經過戰國中期孟子與墨家論戰,至戰國末期的儒、墨弟子三百多年的爭辯,仍然不相上下,保持對壘局面。
但進入西漢以後,直到如今,都沒有人發揚墨家學說。說明當人們平心靜氣,擺脫成見去考慮時,覺得「兼愛」的思想難於接受,因為客觀現實不容許我們把所有人的父母都看成自己父母一樣,進而先愛、利別人的父母,然後待別人來回報我,來愛、利我的父母。這就是把是非寄寓於人性的本然上作出判斷,把這個學派否定了。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