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既然要弘揚天道,推行天道,所以立身處世就要求非常符合天道,不偏不倚,無過無不及。這便是中庸之道,也是最重要的做人標準。他說:「中庸之為德也,其至矣乎!」(《論語.雍也》)「中庸」按程頤的注釋:「不偏之謂中,不易之謂庸。中者,天下之正道;庸者,天下之定理。」(朱熹《中庸章句》)中庸就是天下的正道和定理。
子貢問,師和商兩人(師即子張,商即子夏,都是孔子學生),
誰強一些?孔子說,師過分些,商有些不及。子貢問,這樣師強一些了? 孔子說,過和不及同樣是不好的(見《 論語.先進》)。過與不及,都不合中庸之道。
《論語.堯曰》記載了堯讓位給舜時說,上天的任命已落到你身上,你一定要「允執其中」(公允地保持著「中」)。這個「中」就是指中庸。後來舜又把這個原則告訴了禹。在《中庸》一書裡,亦引過孔子的話,說舜處理政事,是執住事物的兩個極端,使用其中間。這個中間,也是中庸之意,即是在兩個極端,取其中間合理之處去實施。
辦事符合中庸正道,就是君子;反乎中庸正道,就是小人。但這個中庸之處,又非固定、呆板,而是會隨形勢而變動的。《中庸》引孔子的話說:「君子中庸,小人反中庸。君子之中庸也,君子而時中。」「時中」即隨著時間改變,這個合於正道的中庸之處,也會有改變的。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