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9月19日 星期二

孟子性善說

孟子繼承並發揚了孔子的學說,把仁的思想從三個方面加以發展。第一個方面是從人性中尋找仁的基礎,提出性善說。
孔子對人性只講過一句,就是「性相近也,習相遠也。」(《論語.陽貨》)這一句只說明人類的本性是相近似的,並沒指出這個人性是善的,是惡的,或是其他。雖然如此,這句話本身已經是很重要的。在春秋時代,階級的劃分是極森嚴的,「大人世及以為禮。」(《禮記.禮運》) 按照禮制,不但天子是世襲,而且諸侯、大夫也是世襲的。他們總認為貴族有高貴的血統,平民則天生是低賤血統。(甚至三十年前,社會上也出現過一種「龍生龍,鳳生鳳,老鼠的兒子打地洞」的血統論。)說「性相近」,便打破了這些論調,而宣布了人性天生是平等的,並成為儒家承認人的尊嚴的良好傳統。孟子也說:「聖人與我同類者。」(《孟子.告子上》)「堯舜與人同耳。」(《孟子.離婁下》)即是說,帝王與平民的人性都是相同的。
孟子則更進一步指出,人的本性是善的。凡人都有不忍人之心,這種不忍人之心,即惻隱之心,就是仁的開端。此外,還有義之端,禮之端,智之端,這些都是善之端。人性中有這些善端,如果能把它存養擴充起來,便可以安定天下;如果不能把它存養擴充,而被私欲及外物所引誘,便會成為壞人,連贍養父母都不行(《孟子公孫丑》)。所以他說:「仁義禮智根於心」(《孟子.盡心上》),又認為「仁義禮智,非由外鑠我也,我固有之也。」(《孟子.告子上》) 仁義禮智是植根於人的心性,是我心性所固有的,並非由外間強加於我的。這便是孟子的性善說。
孟子提出性善說是切中時弊的。他遊說諸侯推行王道,但是齊宣王就認為自己不能實行。有時推說「寡人有疾,寡人好勇」;有時推說「寡人好貨」、「寡人好色」,所以不能行王道(俱見《孟子.梁惠王下》)。孟子就說:「有次您看見別人牽牛去宰,因為不忍心牠哆嗦可憐,本來無罪而被送去屠場。於是,下命令把牠放了,這就是仁愛了,可見您本性就有善心。」孟子又指出,一個人能夠以善心對待禽獸,沒有理由不能夠以善心對待人。一個人如能把關懷自己父兄之善心推及別人的父兄,愛護家中兒女之善心推及別人的兒女,便是王道了,便能平定天下了。
性善說又發展了孔子仁的學說。孔子把仁的思想作為貫串其整個學說的一貫之道,但是為什麼人們要推行仁愛?卻沒有進一步闡述。現在孟子論證了人性有善端,如果人的本性是善的,有仁之端,那麼人推行仁愛,就是人性本身所決定的。於是仁的思想,就有了理論根據。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