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9月20日 星期三

荀子性惡說

孟子認為人的天性本是有善端的,這是天道的體現。荀子認為天就是自然界,自然變化,產生萬物,而人亦是萬物中之一物。既是如此,按照自然界中生物的特點,人也是「饑而欲飽,寒而欲煖,勞而欲休,此人之情性也。」(《荀子.性惡》)
順著這種天性便會互相爭奪財貨,而做出惡事。「今人之性,生而好利焉。順是,故爭奪生而辭讓亡焉。生而有疾惡焉。順是,故殘賊生而忠信亡焉……。」(《荀子.性惡》)
所以他說:「人之性惡,其善者,偽也。」(《荀子.性惡》)
人的本性是惡的,人能做出善,是後天的人為而造成的。
但是,為什麼叫做「偽」? 他說:「凡性者,天之就也,不可學,不可事。禮義者,聖人之所生也,人之所學而能,所事而成者也。不可學,不可事而在人者,謂之性;可學而能,可事 而成之在人者,謂之偽:是性偽之分也。」(《 荀子.性惡 》)
這樣,「偽」就是人為的意思。性與偽的區別在於,性是天生成的,是學不來的,是不能造作得成的;偽是人生出來後,可以學得到的,造作得成的。據此看來,性與偽之分,亦是天與人之分。天生出人性是惡,聖人為了維持社會的安定,制出禮義,教導人向善。所以人之能善,是人為的,是偽的。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