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子,名夷吾,字仲,河南安徽間穎水上人。齊桓公用他為相,使齊成為春秋五霸的第一個霸主。後傳流《管子》一書,但內容複雜,難於確定哪些是管仲本人的思想。有人認為其中〈大匡〉、〈中匡〉、〈小匡〉三篇較可靠。
《史記.管晏列傳》記載他在齊國「通貸積財,富國強兵,與俗同好惡」,即是做好經濟工作,使國家富裕,軍事強大,又能順從百姓的好惡。書中接著摘錄了《管子.牧民》的幾句話:「倉廩實而知禮節,衣食足而知榮辱。上服度,則六親固……四維不張,國乃滅亡。……下令如流水之源……令順民心。」前兩句是說百姓先要吃飽穿暖,才能講求道德教化。把道德放在溫飽的基礎上,是施政者的重要原則。
後來孔孟的理想,也是遵從這個原則。孔子到衛國,學生冉有問他,對這麼眾庶的百姓,應怎樣施政?孔子說:「富之。」冉有又問,富裕了該怎麼辦?
孔子說:「教之。」(《論語.子路》)這便是先溫飽,後教化。孟子講到他施行仁政的理想,第一步是使百姓吃飽穿暖「可以無饑矣」,第二步是「謹庠序之教」施行教化(《孟子.梁惠王上》)。
孔孟講了許多話,對於百姓,也就只是這兩句。百姓有了教化,禮義廉恥這「四維」伸張,國家便穩定了。上位者也要服從制度,六親的關係才能堅固。(古代朝中大臣,都是國君的親屬,六親鞏固,亦即是群臣鞏固了。)古人所講的禮,便是指制度典章。所以管子上服度的思想,也就是孔孟的禮治,
德治或仁政的源泉。
下令要順著民心,就像在流水之源處放下東西,會順流而下,暢通無阻。他又「與俗同好惡」,俗人之所欲,便給予他們;俗人之所惡,便代他們除去。後來孔子仁的學說,即「己所不欲,勿施於人」,便與這些思想十分相似。再發展下去便出現孟子「民為貴」的民主思想。
《史記.管晏列傳》中又評論管子:「其為政也,善因禍而為福,轉敗而為功。」
說明管子不但懂得禍福,敗成的轉化關係,而且在實際行動中,還應用了這個理論,使事情進行從禍到福,從敗到成的真正轉化。這些「因禍而為福,轉敗而為功」的事例,對於後來老子辯證思想的形成,應該會有啟發的。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