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和基督教、伊斯蘭教並稱為世界三大宗教,至今還影響着世界許多地區的廣大人口。佛教起源於公元前6世紀到前5世紀的古代印度。
佛教創始人名悉達多,姓喬達摩,出生於古印度的迦毗羅衛城(在今尼泊爾境內),大約生活在公元前566—486年。“釋迦牟尼”是後來人們對他的尊稱,意思是“釋迦族的賢人”。
釋迦牟尼出身於剎帝利種姓,是迦毗羅衛國淨飯王的太子。他的母親摩耶夫人去世早,他由姨母撫養長大。少年時代,他接受婆羅門教的傳統教育,學習吠陀經典和“五明”。“五明”是 五種學問,即“聲明”,音韻訓詁之學;“巧明”,工藝技術之學;“醫方明”,醫藥之學;“因明”,邏輯推理之學;“內明”,宗乘大意之學。後來他與覺飯王之女耶輸陀羅結婚,生子羅目侯羅。29歲時,由於看到每個人都必須遭受的生老病死等各種痛苦,他便離家外出,尋師訪友,探索人生的解脫之道。
釋迦牟尼出家之後,先是跟隨沙門運動中的兩個人學習,然後開始了長達六年的苦行生活。釋迦牟尼為什麼要苦行呢?因為當時人們認為,摩擦濕木頭是不能生火的,摩擦乾木頭才能取火。人的身體也是這樣,必須經過苦行,清除了體液,才能悟出真理。
於是,他逐漸減少飲食,後來七天才吃一頓飯。他穿鹿皮、樹皮,晚上睡在鹿糞牛糞上,有時還睡在荊棘上。但是,六年之後,他身體消瘦,形同枯木,仍然沒有發現什麼人生的真理。他認識到苦行無助於解脫,就開始淨身進食。他渡過尼連禪河,來到伽耶(今菩提伽耶),坐在畢㚱羅樹(後稱菩提樹)下,沉思冥想。據說,經過七天七夜,他終於悟出了
“四諦”,就是四個真理,真正成道覺悟,因而被稱為“佛陀”, 或簡稱“佛”,意思是“覺悟者”。這一年他三十五歲。
釋迦牟尼成道之後,到鹿野苑為憍陳如等五人講說“四諦”的道理,由於從不同角度講了三遍,佛教史上稱為“三轉法輪”。 由於是釋迦牟尼初次講法,也稱為“初轉法輪”。憍陳如等五人信仰了釋迦牟尼的教義,成為首批僧侶,號稱“五比丘”。這裏提到的“比丘”,是梵文的音譯詞,意譯也作“乞士”、“乞士男”等,指出家後受過具足戒的男性僧侶。
至此,有了成道的釋迦牟尼(佛),有了他所證悟的真理(法),
又有了信徒(僧),傳統稱為佛法僧“三寶”具足,標誌着佛教真正建立。
此後四十五年,釋迦牟尼主要在恒河流域中游一帶傳教。他的主要活動地區在摩揭陀、拘薩羅和婆蹉三國。東面最遠到過瞻波,西面到過摩偷羅。
釋迦牟尼為什麼要在這些地方活動呢?因為當時這一帶經濟文化發達,沙門運動高漲,新興的宗教團體和哲學派別大都在這裏活動。什麼是“沙門運動”呢?所謂“沙門”,原來是在古印 度反對婆羅門教思潮的各派出家者的通稱,佛教盛行之後,專門用於指佛教僧侶。“沙門運動”,就是反對婆羅門教的各派出家者的運動。
釋迦牟尼在傳教過程中,一直得到商人和王族的支持。他有兩個最重要的說法處所,一處是舍衛城南的祗園精舍,是拘薩羅國富商須達多(給孤獨長者)布施的;一處是王舍城的竹林精舍,竹林是迦蘭陀長者贈送的,精舍是頻毗沙羅王出資建造的。
釋迦牟尼每天的生活比較有規律:黎明起床,坐禪冥想,接近中午時外出乞食,有時在午飯前訪問某些沙門(出家者)。中午飯後,到聚落外的靜寂處坐禪。黃昏時分,或為弟子說法,或
到聚落裏向俗人傳教,一直持續到晚上。他一年中的大部分時間是巡遊布道。雨季停止旅行3個月,稱為“伐沙”(坐夏)。
釋迦牟尼的生活方式,也就是當時僧侶生活的縮影,後來逐漸演變成為佛教僧團的一些修行生活規則。到80歲時,釋迦牟尼在拘尸那迦城(今印度北方邦境內)附近的娑羅林中逝世。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