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北朝(公元 420—589 年)時期,佛教的發展速度很快,這與歷代統治階級的扶植有重要關係。在支持佛教的方式上,南朝和北朝的統治者略有不同。南朝比較重視發展佛教義學,鼓勵 佛學研究;北朝比較偏重於興辦福業建造,鼓勵禪行。南朝佛教基本上是平穩發展的,到梁武帝時達到鼎盛。
梁武帝蕭衍(公元502—549年)不僅是南朝的崇佛代表,也是整個中國歷史上最有名的崇佛帝王。他幼年接受儒家教育,廢齊建梁之後,在思想方面提倡儒學和佛學。他原來信奉道教,即位後下詔捨棄道教信仰,改奉佛教,並且規勸群臣信奉佛教。梁武帝大力提倡和支持佛教的措施很多,不少措施在佛教史上產生了重要影響。
第一,在宗教信仰領域把佛教放置於比儒教和道教更高的地位。梁武帝認為,儒教和道教只不過是講世間的善,佛教卻超越了世間的範圍,能夠使眾生脫離三界的痛苦,達到最終的解脫。當然,梁武帝稱佛教是“正道”,並不意味着他要完全排斥、壓制儒教和道教。對於儒家的綱常名教,他是一貫倡導的。他的目的,在於宣揚佛教比儒教和道教優越。
第二,廣建寺院,大造佛像。梁武帝在位期間,敕建了許多規模宏大的寺院。例如,普通元年(公元520年)於鍾山為其亡父建造了大愛敬寺。這座寺院中有三十六院,各院都有池台環 繞。從中院到寺院的大門,長達七里。寺院中建造了無數金銅佛,還建有七層塔,常年供養了一千多名僧人。根據文獻的記載,這座寺院創造了塔包岩壑的奇觀。在梁武帝的帶動下,王公、後妃以及門閥士族也紛紛建寺塔、造佛像。梁代有寺院2,846所,僧尼82,700人,都是南朝的最高數字。特別是僧尼人數方面,僅次於梁代的劉宋才有僧尼36,000人。
第三,除了優待僧人、鼓勵佛學研究、舉行盛大的法會之外,梁武帝還親自撰寫佛教方面的著作,親自講經說法,參與法會。梁武帝的佛教著作有許多種,現存的約有十餘種。例如,
第四,以“皇帝菩薩”自居,並且“捨身為奴”,以便激發各階層信徒對他個人和佛教的虔誠宗教感情。梁武帝曾先後四次捨身同泰寺“為奴”,每次都由朝廷群臣拿出巨額錢財將他贖回。這在中國歷代帝王中是絕無僅有的。他這樣的做法,加劇了寺院經濟的膨脹。
第五,嚴格佛教戒律。梁武帝在位四十八年,本人按照在家佛教信徒的規定修行,而且要求僧尼嚴格遵守戒律。他下令僧尼不僅不能飲酒,而且不能吃肉,否則將以國法、僧法懲罰。此前佛教戒律規定,僧尼在一定條件下可以吃肉。梁武帝的禁令影響很大,此後僧尼素食成為中國佛教的定制。
梁武帝是中國歷史上最著名的崇佛帝王,所以,在佛教界和民間,廣泛流傳着眾多關於他與佛教僧人的故事,其中最有名的是關於他與禪宗祖師達磨的故事。當然,這些都是後代附會的傳說,並不是歷史事實。
北朝的滅佛事件
與南朝佛教的平穩發展相比較,北朝(公元420—581年)佛教呈現出大起大落的態勢。北朝大多數帝王支持佛教,促使佛教迅速發展。同時,佛教也與儒教和道教發生了激烈的思想鬥爭,僧團與國家及世俗地主階級也發生了政治、經濟利益方面的衝突。北朝出現的兩次“滅佛”(國家武力鎮壓佛教)事件,就是這些矛盾綜合作用的結果。
北魏太武帝(公元423—452年)的滅佛,是中國佛教史上第一次國家鎮壓佛教事件。北魏太武帝原來信仰佛教,也尊敬僧人。但是,他逐漸看到佛教的大發展,與國家發生了經濟方面 的嚴重衝突。因為,僧人不負擔兵役、徭役,不繳納租調,所以必須控制僧人的數量。在這種情況下,魏太武帝繼承前代的政策,重用儒者,尊崇儒家學說,以便爭取漢族地主階級的支持,鞏固自己的統治。同時,他又接受司徒崔浩的勸告,改信寇謙之的天師道,奉寇謙之為“天師”,建立天師道場。他還親自登壇受符書,改元“太平真君”。太平真君五年(公元444年),太武帝下詔限制佛教,認為佛教是外國的神靈,所講的道理是荒誕的,無益於政化,並且禁止王公和百姓私養沙門。公元446年,他出兵經過長安,發現一所寺院中私藏兵器,懷疑沙門與起義軍通謀,下令誅殺寺裏的僧人。後來又在寺中發現釀酒器皿、財物和洞窟藏匿婦女等,於是聽從崔浩的勸說,頒布取締佛教的詔書。滅佛的措施非常殘酷,不僅不分老少坑殺所有沙門,對於信仰佛教,製造泥、銅等各種佛像的人,也要屠殺。因此,經過這次滅佛運動,北魏境內的大量僧尼遭誅殺,寺院經像被焚毀。
六年後(公元452年),太武帝死,文成帝即位。文成帝認為佛教講的是正確的道理,有助於國家的治理,有益於人們仁智善性的增長,於是解除了佛教禁令。此後在歷代北魏帝王的支持下,佛教在北方又獲得很長一段時間的發展。
到北周武帝(公元561—578年)統治時期,北方佛教勢力急劇膨脹,僧尼人數達到200萬,佛寺三萬多所。由於僧尼享受免稅賦徭役的特權,武帝要富國強兵以統一北方,就必然採用“求兵於僧眾之間,取地於塔廟之下”的措施。周武帝首先消減僧尼和寺院,此後多次召集名儒、名僧、名道,討論三教優劣。建德三年(公元574年)下令禁斷佛教和道教。這次 滅佛與上次有幾點不同。第一,北魏太武帝只取締佛教,對道教予以保護,北周武帝則是對佛教和道教都予以禁止。北周武帝原來打算保存道教,但是道教和佛教之間的鬥爭很激烈,對朝政有危害,所以採取兩教並廢的措施。第二,雖然毀壞了一些寺院,焚燒了一些經像,但並不屠殺僧尼,而是迫使他們還俗為民。對於有些地區的寺院,並沒有拆除,而是分別賞賜給王公,作為他們的住宅。第三,設立“通道觀”。從佛教和道教名人中選取一百二十人為學士,讓他們講《老子》、《莊子》 和《周易》,目的是會通三教。顯然,讓佛、道兩教人士會通三教,在於強調儒家的重要性。
建德六年(公元577年)北周滅北齊,周武帝又下令在原來北齊境內禁斷佛教和道教。促使許多僧人逃往南方,境內僧尼奉佛也只能在秘密狀態下進行。宣政二年(公元578年)周武帝死,宣帝、靜帝相繼在位,朝政由外戚楊堅把持,下令允許佛教流行。到楊堅廢周建隋,開始大力發展佛教。
此後,唐代的武帝、五代後周的世宗,也分別有滅佛之舉。歷史上把這四次國家鎮壓佛教事件稱為“三武一宗滅佛”。這四次滅佛運動,對佛教勢力消長變化的影響都比較短暫,但對佛教
思想的演變影響比較深遠。
佛經翻譯
在中國佛經翻譯史上,南北朝是產生譯人和譯籍最多的時期。根據《開元錄》記載,從南朝宋永福元年(公元420年)到陳後主禎明三年(公元589年),經南北八個朝代169年,共有譯者67人,譯籍750部,1750卷。佛教典籍品類的翻譯範圍,比任何時期都要廣泛。這個時期著名的譯經僧人有佛陀跋陀羅、菩提流支、真諦等。
佛陀跋陀羅是北天竺人,曾遊學罽賓,應秦僧智嚴的邀請來到長安,弘傳禪法。他因為顯示神異,與鳩摩羅什門下僧眾發生衝突,只好離開長安,到南方投廬山慧遠,從事佛經翻譯。他共譯出佛典13部125卷。其中幾部譯籍對佛學的發展很有影響。首先是《大方廣佛華嚴經》六十卷。此經的原本是由支法領從于闐取回,佛陀跋陀羅在百餘人參與下將其譯出,開創了全面研究《華嚴經》的新階段。此經日後成為華嚴宗建立宗派最重要的經典依據。其次是《達摩多羅禪經》二卷,是應廬山慧遠的要求而翻譯的。本經所傳的達摩多羅一系禪法對中國禪學的影響很深遠,唐代宗密曾經把傳入中國的禪宗第一代祖師定為達摩多羅。第三,《大般泥洹經》十卷。這部經典的翻譯,標誌着開闢了不同於般若學的佛學研究新方向。
菩提流支是北印度人,魏永平初年(公元508年)到洛陽,開始譯經。他共譯出經典30部,101卷。菩提流支所翻譯的典籍偏重於大乘瑜伽行一系的著作。對以後的佛學發展有影響。其中,《十地經論》為以後地論師的重要弘揚經典,《無量壽經
》是以後西方淨土信仰者重點傳揚的論書。另外,重要的經典還有《金剛般若波羅蜜經》、《入楞伽經》、《金剛般若經論》 等。
真諦(公元499—569年)是印度人,先後在南海(今廣州)、
建康(今南京)和蘇、浙、贛、閩等地翻譯佛經,共譯出大小乘經論64部,278卷。他重點譯介的是瑜伽行派無着、世親、陳那等人的論著。其中流行較廣的有《攝大乘論》、《大乘唯識論》、《佛性論》、《金光明經》等。
佛教學派
南北朝時期,以著述立說,聚眾講學為主要形式的佛學研究已經廣泛展開,並且得到帝王和士大夫群體的廣泛參與和直接支持。佛學發展的一個重要標誌,就是南北各地興起許多學派。其中影響較大的有涅盤、三論、毗曇、成實、地論、攝論、楞伽、法華等,構成了隋唐時期佛教宗派的先導。
這些學派一般在側重弘揚一部經或論的基礎上,兼習多部經典,提出新的佛教觀點。這裏說的“經” 和“論” 是有區別的。佛教的典籍傳統上分為三類,稱為“三藏”,即經、律、論。經,是佛教僧侶結集的釋迦牟尼佛的言教;律,是釋迦牟尼佛制定的各種戒律;論,是後代佛教學者闡述佛教理論的著作。涅盤學派的主要代表竺道生是一個比較突出的例子。竺道生(公元355—434年) 原是竺法汰的弟子,後北上從學於鳩摩羅什。東晉末年回到南方,劉宋初年與慧嚴、慧觀為朝野所重。竺道生精通般若中觀學,又比較早地接觸了法顯譯的六卷本《大般泥洹經》。他在貫通佛教不同派別、不同經典學說的基礎上,提出許多新見解。其中,他的佛性說和頓悟說,在佛學史上很有影響。
第一,他的佛性說主張,一闡提人有佛性。六卷本《大般泥洹經》一方面說,“一切眾生,皆有佛性;皆有佛性,學得成佛”。也就是說,一切眾生都有成佛的內在根據,都有成佛的可能性。另一方面,此經又明確講“一闡提”(指善根斷盡的人) 除外。竺道生認為,“一闡提”既然屬於眾生,那麼他們也同樣具有佛性,也有成佛的可能。由於他的觀點在經典中找不到直接依據,受到佛教界的批評,甚至一度被逐出僧團。據說,他曾到今天蘇州的虎丘山,為一堆石頭講《涅盤經》。在講到一闡提人有佛性時,他向群石發問:“如我所說,契佛心否?”群石都點頭表示同意。稍後,北涼曇無讖所譯的三十卷本《大涅盤經》傳到南方,該經中有一闡提人也有佛性的說法。於是竺道生受到僧眾的敬佩,其佛性學說也得到更多人的承認。
第二,他的頓悟說主張,真理(“理”)作為整體,是不可分割的,平等無差別的,所以,證悟(“悟”)真理也就沒有階段劃分,沒有中間狀態,只能是“頓悟”。這就是說,對“理”的掌握,要麼是完全地掌握,要麼是完全沒有掌握,不可能是掌握了“理”的某一部分。所以,竺道生的頓悟思想是建立在“理不可分”的真理觀基礎上的。他的這種“頓悟”學說,對以後 的華嚴宗、禪宗思想都產生了影響,並且間接影響了宋明理學。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