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着佛教僧團的發展,由於不同地區的僧眾對戒律和教義產生認識分歧,從而導致僧團內部發生分裂。佛教內部分化出互不統屬的派別,是從釋迦牟尼逝世約百年時開始的。分派延續的
時間很長,大約從公元前4世紀到公元2世紀左右。“部派佛教”是對這些派別的總稱。
關於分派的時間、次序、名稱、數目和原因等,南北傳佛教各類典籍的記載並不一致。按照北傳佛教《大毗婆沙論》、《異部宗輪論》等記載,釋迦牟尼逝世百年時,一位名叫大天的比丘提出貶抑阿羅漢的觀點,遭到僧團內部長老比丘的反對。支持大天比丘的被稱為“大眾部”,反對者被稱為“上座部”。史稱“根本分裂”。此後數百年間,分別從這兩部中又分化出一些派別,形成十八部或二十部,史稱“枝末分裂”。
根據《異部宗輪論》的記載,從大眾部系統分出的派別有一說部、說出世部、雞胤部、多聞部、說假部、制多山部、西山住部、北山住部。從上座部系統分出說一切有部、雪山部、犢子部、法上部、賢胄部、正量部、密林山部、化地部、法藏部、飲光部、經量部。這些部派影響範圍和存在時間都有差別,到公元6世紀,最有影響的部派有上座部、正量部、一切有部和經量部。
大眾部系統和上座部系統在教理上存在不少分歧:
在對佛陀的認識方面,上座部系統認為,釋迦的肉體是有限的,壽命是有邊際的。他異於常人之處,在於思想偉大,精神高尚,智慧深湛,發現和實踐了解脫的真理。但是,他也具有一般人的煩惱,所說的話並不一定全是佛教真理。大眾部系統傾向於神化釋迦,認為他的肉體、壽命和威力都是無限的,斷盡漏失,根絕煩惱,所說的話全部是佛教真理。
在對“心性”與修道的認識方面,上座部系統認為,貪嗔痴等根本煩惱與“心”是相應的,所以不能說“心性”本淨(雜染);但是,解脫也要依心而行,所以心也有“離染”的一面。“雜染”和“離染”是“心”的二重性,修行的任務就是去掉雜染心,轉成清淨心。大眾部系統認為,“心性”本來是清淨的,只因為受到外界各種認識對象(客塵)的污染,才不潔淨了。修行的任務,就是根除煩惱,使本淨的心性顯現出來,這也就是解脫了。
由於佛陀說法並沒有文字記錄,眾多弟子口耳相傳的教誡難免出現差異。所以,在佛陀逝世之後,
僧團曾舉行佛教經典的 “結集”。所謂“結集”,是指各地僧眾舉行集會,對口耳相傳的佛經進行會誦,經過討論協商,形成統一的經典。
根據有關佛教資料記載,第一次結集是在佛陀圓寂後第一年的雨季。由佛陀的大弟子大迦葉主持,在王舍城的七葉窟舉行,形成了經和律。第二次結集是在佛陀逝世一百多年之後。由耶舍召集七百比丘在吠舍厘城舉行,再次統一經和律。到阿育王時期,在華氏城舉行第三次結集,主要目的在於使佛典定型,以便於流傳。
阿育王(約公元前272—前232年)時代,是印度佛教史上的 一個重要時期。阿育王在支持佛教結集經典之後,分派高僧到周邊國家和地區傳教,促動佛教開始從地方性宗教向世界性宗
教發展。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