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10月6日 星期五

大乘佛教

大乘佛教大約興起於公元1世紀左右,是以逐漸在印度各地出現一大批不同種類的經典為標誌。這些經典都是借佛的名字,宣揚新的思想。重要的典籍有般若類、華嚴類、法華類、涅盤類、唯識類、大集類等。它們自稱是大乘,把此前的佛教貶為小乘。現在學術界也沿用大乘小乘的稱謂,但是 並有褒貶的意義。
大乘佛教在以後的長期發展過程中,繼承了小乘佛教的許多內容,同時也具備了一些新的特點,與小乘佛教形成幾點重要區別。
第一,自度與度他。小乘比較強調自度,也就是自我解脫;大乘更重視度他,也就是拯救眾生。大乘號召積極參與社會生活,把拯救自己(自度)與拯救眾生(度他)結合起來。同時,大乘也把修行方法和手段的靈活性(權宜方便)作為教義原則來看待,不把任何教條看作是不可改變的。所以,大乘的適應能力更強,傳播渠道更多。無論它傳播到哪里,都會帶上那裏的民族特色。
第二,一佛與多佛。小乘認為,儘管在釋迦牟尼之前還有六佛,並且未來還有彌勒佛,但是釋迦牟尼是唯一現存的佛,這種信仰本質上是與教主崇拜相聯繫的一佛信仰。大乘則崇拜多佛,認為十方世界同時存在着無數佛;並且認為,一切眾生都有佛性,都有成佛的可能。不同的經典和教派,所宣揚和供奉的主佛並不一致。中國佛教也崇拜多佛,比較流行的有釋迦牟尼佛、阿彌陀佛、彌勒佛、藥師佛、盧舍那佛等。
第三,阿羅漢與菩薩。小乘認為,除了釋迦牟尼之外,其他人修行的最高果位是羅漢,全稱阿羅漢。達到羅漢果位,就超脫了生死輪回。羅漢的職責,就是遵照佛祖的囑托,常住世間,推動佛法流傳,護佑眾生。所以,羅漢也成為信眾的崇拜對象,大乘也承襲了羅漢崇拜。在中國佛教中,流行有十六羅漢 十八羅漢 五百羅漢等。 我國南北各地許多寺院中都有羅漢堂,供奉羅漢的畫像或塑像。但是,大乘修行者的主要樣板不是羅漢而是菩薩。菩薩是梵文音譯的略稱,全稱 “菩提薩埵”,也意譯為“覺有情”、“大士”等。菩薩的修行,是以自度和度人為特點。在眾多大乘經典中,所記載的菩薩也和佛一樣,多得數不清。而且,相同名字的菩薩,在不同經典有不同的記載內容。在中國佛教信仰中,菩薩崇拜非常流行。最受崇拜的菩薩有四位,即文殊、普賢、觀音、地藏。四大菩薩各有分工,文殊代表大智、普賢代表大行、觀音代表大悲、地藏代表大願。
印度大乘佛教的發展,分為三個階段。第一階段,約公元14世紀,是大乘中觀派興起和流行的階段,稱為初期大乘
中觀派的重要代表人物是龍樹(約公元150—250年)及其弟子提婆,他們的重要論書,有龍樹所著的《中論》、《十二門論》、《大智度論》、提婆所著的《百論》。他們認為,世界上的萬事萬物本質上是虛幻不實的,認識世界要避免極端。世界萬物本質上是沒有生滅、常斷、一異、來去的區別。他們也主張(出世間、佛、涅盤等)與俗(世間、眾生、生死輪回)是不二(平等而沒有差別的)。
第二階段,約公元46世紀,出現講如來藏緣起和阿賴耶識緣起,集中闡發三界唯心萬法唯識思想的各類經典,形成以彌勒、無着、世親為代表的大乘瑜伽行派,稱為中期大乘
瑜伽行派主要發揮《解深密經》、《勝鬘經》、《楞伽經》等經典的學說,主要著作有彌勒的《瑜伽師地論》;無著的《顯揚聖教論》、《攝大乘論》;世親的《唯識三十頌》等。世親的弟子陳那,對因明(佛教邏輯學)有重大發展。其後著名者有無性、護法等。5世紀以後,印度的那爛陀寺(在今比哈爾邦)成為唯識學的中心。唐代玄奘曾隨那爛陀寺的戒賢(護法的弟子)學習。從中觀派和瑜伽行派的興起可以看到,大乘佛教的辨證思維水平大大提高,義學更為發展,這是與小乘佛教的一個區別。
第三階段,從7世紀開始,佛教義學逐漸衰落,密教興起,稱為後期大乘。密教是以《金剛頂經》和《大日經》為主要經典,吸收了中觀、唯識思想,並且雜糅印度教和民間信仰的某些因素而形成。密教以重視壇場儀軌、真言密咒等為特點。從13世紀以後,隨着伊斯蘭教的進入,寺院毀壞、僧尼逃散,佛教在古印度本土幾乎絕迹。傳出印度本土的大乘佛教,主要是中國佛教中的漢、藏兩大系統。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