玄奘和弟子窺基是唯識宗(法相宗)的創立者,因為他們曾常住長安大慈恩寺,此宗也被稱為“慈恩宗”。
玄奘(公元600—664年)
在唐貞觀元年(公元627年)赴印度求法,貞觀十九年返回長安,帶回大小乘經律論520夾,657部。唐太宗請其住長安弘福寺,後移住大慈恩寺。前後二十年 間,玄奘主要從事佛經翻譯,先後譯出大小乘經論75部,1335卷。玄奘兼通梵漢,把古代佛經翻譯水平提升到新的高度。他還把《老子》和《大乘起信論》譯為梵文,傳入古印度。他把 十九年西行求法的見聞撰成《大唐西域記》十二卷。從學於玄奘的弟子有幾千人,著名者有窺基、圓測、普光、法空、神泰、靖邁等。
窺基(公元632—682年)俗姓尉遲,十七歲出家,奉敕為玄奘弟子,學習梵文和佛教經論。二十五歲參加玄奘譯場,任筆受。他的著作很多,有“百部疏主”之稱。重要的著作有《成 唯識論述記》、《瑜伽師地論略篡》、《因明入正理論疏》、《雜集論疏》等。弟子有慧沼、智通、智達等。其中智通、智達把唯識宗傳入日本。
玄奘和窺基的唯識宗主要繼承印度瑜伽行派的思想,並不同於禪宗、華嚴宗、天台宗等,有較多的創新教理。本宗所依據的經典被歸納為“六經十一論”,最主要的是《解深密經》和《瑜伽師地論》。本宗的主要學說特色體現在《成唯識論》中,主要教理是“八識”說和“轉識成智”說。
“八識”是根據認識主體的八種功能而劃分的八類識體(屬於精神現象),即眼識、耳識、鼻識、舌識、身識、意識、末那識(是第七識,特點是以第八識為其存在活動的依據)和阿賴耶識(是人生最直接的本源,一切經驗、習慣、語言等,都在此識中儲存。所以也稱為“藏識”、“本識”)。“八識”是用以論證“唯識無境”的思想,即世界萬有都是內心(識)所變現, 在心識之外沒有獨立的客觀實在,整個世界是心的產物。“轉識成智”是本宗的修行目的。通過特定的修行實踐,實現思想認識的轉變,有漏(相當於煩惱,能導致生死輪回)的八識就可
以轉變為無漏(能擺脫生死輪回的一切法)的八識,從而獲得四種智慧,即“成所作智”(獲得這種智就能夠在十方世界為眾生行善)、“妙觀察智”(獲得這種智就能夠根據不同眾生的實際情況予以教化)、“平等性智”(獲得這種智就能夠平等普度一切眾生)、“大圓鏡智”(獲得這種智就能夠如大圓鏡的光明一樣遍映萬象)。獲得這四種智慧,也就是達到佛的解脫境界。
唯識宗作為一個宗派存在的時間很短,但是,它所倡導的思想 一直在佛教中起作用。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