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10月8日 星期日

禪宗

從菩提達摩到弘忍
禪宗是中國佛教諸宗派中影響最大、流傳最廣的一派。由於它以禪來概括其全部教理和修行實踐,故名。 因為奉菩提達摩(也作磨)為中土始祖,也稱達摩宗,又因自稱傳佛心印,稱佛心宗或簡稱心宗。還因為自稱與教門(華嚴、天台等)對立,稱為宗門。後世公認的中土傳承是初祖菩提達摩、二祖慧可、三祖僧璨、四祖道信、五祖弘忍、六祖慧能。另外還編制了“西天二十八祖”的傳法系譜。
菩提達摩是南印度人,出家之後悉心研究大乘佛教,學識淵博。中年之後,他立志來中國傳教。大約劉宋(公元420—478年) 末年,菩提達摩渡海來到中國南方,此後又輾轉渡江北上,在北魏傳禪授徒。他曾在河南少林寺面壁九年,提出理入行入的修禪方法。理入要求捨偽歸真,解決思想認識問題。行入要求按佛教的某些規定修行,解決日常生活中的實踐問題。他特別強調藉教悟宗指佛教經典,具體指四卷本的《楞伽經》;指真如實相,具體指《楞伽經》講的如來藏自性清淨心藉教悟宗,就是把佛教經典作為手段,通過壁觀修禪,達到心與超言絕相的真如相契合的境界。由於以後菩提達摩被奉為禪宗初祖,後世佛教書籍記載了許多關於他的神話故事。
菩提達摩的弟子有慧可、道育等。慧可遊歷於鄴、衛地區,宣傳無明智慧等無異觀身與佛不差別等思想。慧可的弟子有十餘人。其中僧璨正值北周滅佛,乃山居十餘年。於隋開皇初年南遷到舒州皖公山。僧璨的弟子道信於唐武德年間到蘄州雙峰山,居住三十年,聚集徒眾五百餘人。他並不主張禪眾學習各種佛教典籍,而是以生產勞動(作務)與坐禪並重,影響迅速擴大。到其弟子弘忍(公元601—674年),即以東山法門名聞朝野,禪宗作為宗派正式形成。
初唐時期,弘忍著名弟子法如、道安、玄賾、神秀、慧能等十餘人,分別活動於全國各地, 尤其在兩京地區的影響逐漸提 高。並且開始樹碑立傳,各創傳法系統。到唐代中期,慧能系統崛起,逐漸成為禪宗的正統。
六祖慧能和《六祖壇經》
慧能(公元638—713年)俗姓盧,祖籍范陽(今北京涿縣),因其父貶官嶺南而成為新州(今廣東新興縣)的百姓。慧能父親早夭,家境貧寒,以打柴賣柴維持生活。大約咸亨年間(公元 670—674年),慧能聽說禪宗五祖弘忍在湖北黃梅傳禪,就安置好老母,前往黃梅求教於弘忍。據說,弘忍曾讓所有的弟子各作一首偈,有真正悟道的,就把衣(袈裟)法(禪法)傳給他,即指定他為禪宗第六代祖師。當時任上座的神秀作了一首偈,身是菩提樹,心如明鏡台。時時勤拂拭,勿使惹塵埃。五祖對這首偈並不滿意,認為他還沒有認識自己的本性,不能獲得至高無上的覺悟。慧能聽了這首偈之後,知道神秀沒有明心見性,於是自己也作了一首。因為他不識字,所以請人代他寫出。慧能的偈是,“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台。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這首偈的大意是說,人的覺悟本性並不像一棵菩提樹,先天純潔清淨的心也並非如同明鏡。原本就沒有一種看得見摸得着的有形體的東西,又會在哪里沾染上世俗的灰塵呢?五祖認可了慧能的偈,悄悄把衣法傳給他。為了防備有人傷害,五祖讓他趕快離開黃梅,先到南方隱居起來,等待時機成熟以後,再出來弘教傳禪。慧能以後居住韶州曹溪寶林寺,門徒日趨繁盛,被推為六祖,標榜頓門,稱為南宗
在禪宗歷史上,最著名的著作就是《六祖壇經》,這是慧能的言行錄,由其弟子整理而成。這也是唯一被公開尊為的中國僧人的著作。《六祖壇經》認為,在人的先天本性中,也就是在自我的心性中,一切具備,無欠無缺。真理、智慧、佛性,也就是佛教所認為的一切真善美,都在人的一心之中。世界萬有、人生境遇,都是心性所創造的。由於人們於本心本性,才沉淪於生死苦海之中,如果了本心本性(識心見性),就能夠超脫生死輪回。所謂成佛解脫,不是一個向外追求的過程,也不是一個執着於內心的過程,而是一個在現實生 活中隨緣任運的過程。解脫的唯一正確道路,就是開發自我,實現自我。這就是識心見性自成佛道,簡單概括就是 見性成佛
禪宗五家
慧能的弟子神會原住南陽,晚年居住洛陽荷澤寺,與神秀一系抗爭,遞傳磁州智如、益州南印等,被推為禪宗七祖。南印的同門有遂州道圓,傳圭峰宗密,與華嚴融合。慧能的另一弟子慧忠,居住南陽白崖山,為唐玄宗等三帝所敬。此後的禪宗史上,在慧能的兩位弟子懷讓和行思之下,形成了禪宗兩系,中唐以後的禪派都出自這兩系。
懷讓居湖南衡山,創南岳系,至馬祖道一而興盛。道一的弟子百丈懷海創立禪剎,訂立清規,影響深遠。行思居住吉州青原山,創青原系,至弟子石頭希遷而大盛。希遷結庵於南岳,與道一齊名,號湖南主,門徒甚多。中唐以後,南岳系和青原系成為禪宗的兩大系統,平分天下。與此同時,行腳參禪(指禪僧到處遊歷,尋訪名師,學習禪法)之風盛行,禪機大興,禪理多有發展,而宗派血脈觀念深入人心。
晚唐五代,從南岳系和青原系下分出五派。懷海門下有黃檗希運、溈山靈佑等。希運弟子義玄於河北鎮州滹沱河邊建臨濟院,創臨濟宗。靈佑居潭州溈山、其弟子慧寂居袁州大仰山,師徒共建溈仰宗。在青原系統,良價居高安洞山,其弟子本寂住撫州曹山,共建曹洞宗。文偃住韶州雲門山,創雲門宗。文益住金陵清㜈寺,創法眼宗。禪宗五家雖然都祖述慧能禪學,但是在禪理和禪風上都有了差別,形成不同的所謂宗旨宗風宗眼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