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9月23日 星期六

周敦頤太極圖說和老子宇宙生成論的比較

老子講無為,避免世俗的競逐,讓自己自由自在,那麼,連意念的造作也豁免了。牟宗三認為這就體現了「無」的智慧。不過,他又說:「光無也不行,無中又有『有』」
他從主客兩個方面談論兩者的關係。
先從主觀方面談起。牟宗三認為道家所講的「無」 就是「虛」,「致虛靜」,心就有無限妙用。於未應物時則能隨時應物,於應物時不為物所限;前者的狀態是「常無欲以觀其妙」《老子.首章》
而後者的狀態則是「常有欲以觀其徼(方向性)」(《老子.首章》)。
「心境不單單處於無的狀態中以觀道妙,也要常常處在有的狀態中,以觀道的徼向性 」只處於無的狀態, 則不能應物(不靈)。只處在有的狀態中,則為物所限(不通),「無」「有」不離,心才靈通。
現在談客觀方面的情況。牟宗三指老子以「天地」為萬物的總名,用來表示萬物一體,即萬物的一元性;要表示萬物的多元性時則用「萬物」一詞。「無」是萬物的根據,從「無」 發「有」, 讓萬事萬物自生自長; 無「無」, 萬物沒有自生自長的根據,無「有」,萬物就不自生自長。總之,「有」「無」相依,否則創生天地的作用就不能發生。這個結論印證了老子的講法,他認為「有」與「無」,「兩者同出而異名」《老子.首章》,他所說的出處就是「道」,認識「有」「無」相依,才認識「道」是一個怎麼樣的創生原則。
2. 先就《太極圖說》作摘錄:「無極而太極。太極動而生陽,動極而靜,靜而生陰。靜極復動。一動一靜,互為其根;分陰分陽,兩儀立焉。陽變陰合,而生水火木金土,五氣順布,四時行焉……二五之精,妙合而凝,……二氣交感,化生萬物,萬物生生而變化無窮焉。」
我們可以這樣理解《太極圖說》:「極」是窮盡終極處之意,類似黑格爾講的「規定性」。無規定性,即是「無」。
「太極」是有個終極、窮盡處,即是有規定性。有規定性便是「有」。「無極而太極」即從無而有,正是老子「有生於無」或「道生一」之意。這個太極本身便是能動的,動便生出陽剛;動極而靜,靜而生出陰;靜極又復動。這幾句說明了:
  1. 太極本身是能動的,不需要靠上帝的第一擊來推動。
  2. 這個動,與其對立面「靜」,是互為其根,沒有對方,便沒有自己;對方是自己的根源,自己又是對方的根源。到了極盡,就向其對立面轉化,「動極而靜」;向對立面轉化後,又再向對立面轉化,便回到自己,「靜極復動」。這種過渡、轉化,是發展式的,而非圓圈循環式的,它會「化生萬物」。從這幾個特點看,它與老子的「反」的規律是相同的。這就是「反者道之動」的意思。
  3. 「 無極 」生出「太極 」,即無生出有。這個有就是「一」。然後太極動,動而生出陽,動極而靜,靜生出陰。於是陰陽兩儀立焉,這便是「二」。陰陽二氣,又生出水、火、木、金、土五氣,這便是「五」。於是陰陽,五氣妙合而凝,這便是「七」,化生萬物。
如果套用老子的話,就是:「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五,七生萬物」。總的意思是說,「無」創生宇宙的「有」以後,便由這個「有」逐步而生出萬物。
從這些比較可以看出,一從道家的「道」出發,一從儒家的《易經》思想出發,都得到差不多的結論。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