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9月18日 星期一

殷末周初的天命觀

殷代朝廷遇到疑難,往往用龜卜向上帝或其他風神、雨神等提出疑問,請祂們解答他們認為上帝、天神主宰一切。
殷人不但相信上帝能解答疑難,而且他們還可以向天祈求福祉。例如殷朝盤庚率領臣民遷到黃河南面時,登上高處,向他們發表了一次講話。他講到「予迓續乃命于天!」我是在為你們向天祈求永命。他們又認為是上帝授命給殷商統治天下的。「有娀方將,帝立子生商。」有娀氏(殷的祖先)正要發展,天帝立其子以建立商朝。
殷紂王朝將要滅亡,大臣祖伊加以勸諫。但是紂回答說:「我生不有命在天乎!」(《史記.殷本紀》)我生來不是就有天命,令我統治天下嗎?他非常相信是天命他當殷王的,但不久他便被周武王消滅。於是周朝的征服者接受了教訓,一方面仍認為周王是接受天的命令去消滅殷朝的,但另一方面,周王知道天命並非永久不變的。「天命靡常」(《詩經.大雅.文王》),天命不是永常的,誰能修德,天命就會賜給誰。所以說:「聿修厥德。永言配命。自求多福。殷之未喪師,克配上帝。宜鑒于殷,駿命不易。」(《詩經.大雅.文王》)即是要求後代學習周文王的品德,做事永遠要配合天命,自己努力尋求,才能得到許多福澤。你們看殷朝在沒喪失民心時,還能配合上帝,後來喪失民心便被消滅了。要把它作為借鑒,保住天命是不容易的,所以 要「敬德保民」,以取得上天眷顧。
這樣,上帝的命令,除了能主宰一切及命誰統治天下以外,又加上兩點:一是天命並非永久不變的,衪可以改變命令,讓另 一個人去代替原來統治天下的人;一是誰懂得修德,他才能得到上帝的眷顧,誰能保住民心,他方能保住其天下。於是天命便帶有道德的色彩。
這就是殷末周初時的天命觀。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